
新湖南客戶端4月11日訊(通訊員 陳學華)人勤春來早,奮進正當時。連日來,在白牙市鎮的田野上,旋耕機、插秧機正在田間來回穿梭作業,全鎮上下呈現出一片火熱繁忙的春耕生產景象。
今年,白牙市鎮充分發揮“十代”社會化服務作用,在全鎮建成12個集中育秧中心,總面積約2.8萬平方米,一季就可提供代耕代種服務約6000畝。
唐志雄,白牙市鎮湘江源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。?2022年底,他投資300多萬元購買耕田機、插秧機、無人機40多臺套,成立湘江源農機專業合作社,建有育秧大棚3個。合作社采取“黨建+村集體經濟合作+出租”模式,為無農機具的散戶、小戶及留守老人等進行定制式的社會化服務,并準備籌建一座稻谷烘干廠及大米加工廠,真正實現糧食生產一條龍服務。
湘江源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唐志雄說:“目前,合作社可提供代育秧、代翻耕、代拋插等“十代”社會化服務,一季可提供代耕代種服務約5000余畝,為全鎮的早稻生產工作打下堅實基礎。”
今年53歲的唐國雄早年因事故導致左眼失明。2023年,他通過土地流轉承包了400畝稻田種植水稻,成為了白牙市鎮大江口的一名種田大戶,今年通過與湘江源專業農機合作簽訂“十代”社會化服務,相比去年的的種植成本,每畝可節約成本300--400元左右。
白牙市鎮大江口村種田大戶唐國雄開心地說:“現在我們種田輕松多了,村里面成立了農機合作社,為我們提供了代耕代種等服務,解決了我們用工難,用工貴的問題,又節約了成本,加上今年的政策好,我承包的四百多畝稻田,打算全部種植雙季稻。”
今年以來,白牙市鎮著力“早謀劃、早宣傳、早動員、早部署、早落實”的“五早”要求,突出抓好早稻集中育秧和“十代”服務,大力實施“萬千百”示范片建設工程,掌握糧食生產主動權,為促進全鎮糧食增產豐收和農民增收致富打下堅實基礎。全鎮計劃糧食播種面積11.7萬畝,實現總產5.1萬噸。其中早稻3.5萬畝,中稻3.2萬畝,晚稻3.4萬畝,旱雜糧1.6萬畝,夏收油菜1.5萬畝。
白牙市鎮黨委書記葉君山表示,下一步,在堅持縣委的堅強領導下,大力實施縣委“五五一”發展思路,堅決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,堅決落實黨政同責要求,堅決守住耕地紅線,壓緊壓實各項責任措施,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,高質量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,以一隅之力為現代化新東安建設貢獻白牙市鎮力量。
責編:何璐
來源:東安縣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